close

從老大十個月開始我就跟鼻過敏解下了不解之緣

記的是這樣發生的...那天我很快樂的帶小點點回娘家,一切都好好的,
傍晚開始彷彿有點鼻音(太久遠了,事實上我已經忘記有沒有聽到鼻音了),
十點多十一點吧...小點點狂哭(嗯...他七點就睡覺了,已經睡了好一陣子,這個我可以肯定..真是懷念他每天七點要睡到隔天八點的日子啊)
新手媽媽的我只知道他鼻子好像出了狀況,已經有明顯塞住的跡象,反正就是一直狂哭,calll老公到娘家接我們回家以免娘家全家都不用睡了
那天應該有抱了一夜吧...隔天直奔周正成小兒科,確定不是感冒,是過敏...
到現在小點點都上中班了...鼻過敏的奮戰依然在我家努力中....
超想哭...因為現在還是要常常抱整夜,只是換成抱小獅子..不禁要感嘆...什麼時候我才有好的睡眠啊...
不過還好小獅子不像他哥是體重前25的,他是倒數25,加上訓練了四年多,所以抱起來..除了有時太累..恍神會撞到牆以外..其他倒是都習慣了@@

以下心得純屬個人照顧兩隻迅猛龍心得,僅共參考(我不是醫生只是兩隻迅猛龍的娘...所以...僅共參考):

一、鼻過敏不是病,但是發作起來要人命(是媽媽的命@@)
鼻子對環境的過度反應,產生鼻水想排除過敏原是造成不舒服的原因
(醫生說這是基因太優良@@我應該要感到驕傲嗎??反正就是身體的免疫機制開始對抗環境啦,只是這種體質的感測器比較敏感),
因著鼻腔的構造有的往前有的往後,通常是往前往後都有啦,我家的的都喜歡直接往後比較多就是鼻水倒流囉,鼻水倒流會讓孩子鼻子癢,喉頭有異物感,
孩子會不自覺的吞嚥口水,造成睡眠障礙,通常不舒服時間都是傍晚開始到清晨起床,
如鼻水量多,刺激支氣管會讓孩子咳嗽有的會變成支氣管炎小獅子就是這樣,醫生說請長期觀察,如果後續常常這樣那就可以說他這次是第一次小兒氣喘發作(天啊...五個多月而已喔),
小點點的狀況是鼻水變成細菌的溫床,變成鼻竇炎@@

二、照顧上ㄋ...我的原則就是減輕他的不舒服,
西醫中醫都要求排除過敏原,但孩子小,不知道什麼引起過敏,那就是假設通通都會造成過敏囉,
所以七天要換一次床單枕頭套,塵蠻是屍體造成過敏不是活塵蠻過敏所以就是阻斷他的生長週期囉加上清除它的屍體囉,
市面上的防蠻是利用很小的孔隙讓他的屍體不要散佈在空氣中,
所以基本上我覺得效果其實有限以及使用這類產品還是要常換洗好像較有用,最好用過55度熱水洗,這樣可以避塵蠻,
至於要不要換防蠻用品,看大家預算囉,有預算就換,沒預算就用常常換洗加上高溫的方法。
再來就是食物帶殼海鮮三歲以下一定不要碰,其他你想得到的過敏原能閃就閃,至於蛋白以及牛奶,
我看到醫生診治的方法就算是驗出對這兩項的值高於標準值也不過是要他忌口一個月看看臨床有沒有過敏,所以我覺得你可以按照這各方法試試囉,
驗血要三歲以上會比較準確,但是不一定驗的出來,我家我驗過兩次(懷小點點自費驗一次,氣喘判定時驗一次),小點點一次通通都低於標準值,就是人家說的內因式過敏囉,
醫生說這種就是全部看臨床,基本上有驗出來也不一定對這樣東西過敏,還是要排除驗出來的再看看有沒有減輕過敏的現象,才能跟你說是對這樣東西過敏,
再看看是不是要做減敏治療或是就是用隔絕過敏原的方法照顧。
所以我覺得除非是忍無可忍不然讓孩子去抽血,基本上很慘忍,因為不一定有結論,小點點是為了小獅子去檢驗的,好吧...送你十個好寶寶貼紙,雖然做了白工@@。
我觀察小點點的結論是他對溫差敏感,所以現在盡量不要讓他一下子溫差過大,
食物或是其他的部分倒是不明顯,所以小點點沒有刻意去避過敏原,
小獅子因為才周歲所以食物上都是自製,全母乳
沒吃過寶寶罐頭還有市面的麵包蛋糕其實我也不太讓他吃,因為通常都有反式脂肪還有人工化學的添加劑色素..
反正就是一個字叫做龜毛啦(認了...要花時間弄有的沒的就是了),

每日例行公事:
睡前泡澡十分鐘(沒時間泡就洗完澡馬上睡覺)、
熱毛巾熱敷鼻子呼吸,換個兩三次熱毛巾鼻子就通了(冬天小孩比較會願意摀,夏天摀超熱的),
塞的太利害可以滴幾滴食鹽水入鼻孔,可以稍稍通一下鼻子,
用洗鼻器洗鼻子(我買診所那台),

小的用吸鼻器(這個讓他很不喜歡,所以都是真的堵的很慘才會使用)
不嚴重的話我會用棉花棒在鼻孔前捲捲,可以讓到前面的鼻涕捲出來(有人很敢用嘴巴幫寶寶吸,我...勇氣不足...算了),
睡覺配合定溫的電熱器或是暖氣都可以幫助媽媽晚上有好日子,
起床馬上加件背心,出門可以的話帶口罩避免溫差,
有時起床加洗一次鼻子(時間許可的話...當然...本人獨自在家時...通常是不可能的任務)


三、初期過敏的症狀其實並不明顯,
你可以藉由睡覺的安穩程度,有沒有比較大的呼吸聲,看的到鼻水嗎?半夜或是早上起床時有沒有小咳嗽聲,
定期聞聞孩子的嘴,如有口臭,請排除口腔的原因(刷刷牙再聞一次),有口臭八成鼻竇炎上身了@@
(請注意不一定有看到鼻水或是聽到打呼聲喔,小點點就這樣被我們發現好幾次鼻竇炎,醫生說我們可以出 師了@@)
小獅子第一次看鼻過敏是我覺得他睡覺不安穩,就帶去看了也是一次就確定是過敏,不過小獅子還有異位性皮膚炎

四、抗阻織胺要不要吃,我的建議要吃
我覺得用少量的藥物換來他的生活品質是划算的,不抑制過度的過敏反應讓他變成鼻竇炎或是細支氣管炎,照顧上真的會讓你很想哭,
再來想像一下你長期的鼻塞,整天頭昏腦脹(這個我生完老二已經體驗到了,真的很慘,我第一次對小點點的鼻過敏感同身受),
我想孩子在這樣的生活中大概也是長的不太好,
現在的抗阻織胺不會有嗜睡的現象,如果你的孩子吃藥嗜睡,
第一個可能是醫生開的是舊型的藥物,再來就是劑量不對(這個問題我問過醫生了)
所以可以要求你的醫生開比較適合孩子的藥物或是直接找小兒過敏的醫師看

五、抗生素要不要吃,要吃...
如果醫生有開抗生素,請務必配合治療,
小獅子一吃就至少三週的療程,小點點通常是七到十天,
抗生素讓家長聞之色變的原因是抗藥性,你不配合治療只是拖長孩子的不舒服時間嚴重容易有併發症,
但是使用抗生素一定要讓體內的細菌全部殲滅,以免剩下的細菌有機會產生抗藥性,
小點點上學期因為上課幾乎一整個學期抗生素幾乎沒停還使用了兩種抗生素輪番上陣,
我問過醫生是不是有抗藥性了,他說不是,有抗藥性是愈吃愈糟,
簡單的說就是有吃跟沒吃ㄧ樣,只要吃了有減輕症狀就不會是有抗藥性,那時輪流吃兩種抗生素的原因是細菌種類繁多,不同抗生素對抗的種類不一樣,
因為小點點這幾次的經驗他覺得總是留個尾巴造成很容易復發,所以他換藥希望減短療程
去年照過片子,他的鼻子已經有肥大的現象@@...無言...

六、要不要吃中藥,小點點三歲以後我有讓他看中醫,
因為現在是科學中藥,說實在的我是覺得在製程中藥性多少都會變,
所以我一直到三歲才讓他看中醫,已經貼了兩年三伏貼,今年我會讓他再去貼完第三年(哈哈...醫生說既然他不喜歡貼,今年可以不用貼了,用扎針的就好),
不過小獅子我會'讓他晚點再貼(小點點三足歲就貼了),因為畢竟在貼的過程中皮膚會有灼熱感,小孩比較敏感,大一點忍受程度比較高
我的作法是緩和期吃中藥但是急性期像確定是鼻竇炎,我就讓他吃西藥壓制,見仁見智囉,
現在都讓他看中醫囉..醫生在急性期會開水藥(診所可以代煎),減緩了之後開粉藥配合一周兩次扎針,
這次有壓抑下來了,不過要有心理準備就是藥效不像西藥一樣快啦
還有要常常調整藥,我家老大調整了兩三次才壓抑下來症狀
加上不吃糖、減少牛奶、還有一堆醫生説的生冷食物...
如果沒時間或是太小不能扎針,我就會幫他按三個老大扎針的位置,眉心以及鼻子兩側

我在http://www.mifang.org/am/pic/找到下面的資料,中醫給迅猛龍扎的應該下面的穴位
  上迎香穴
  【标准定位】位于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
  【取穴】仰靠坐位。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处鼻唇沟上端处。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鼻翼肌。分布有眶下神经,滑车下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的颊支和内眦动、静脉。
  【功用】清利鼻窍,通络止痛。
  【主治病症】1、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2、
头痛
  【刺灸法】向内上方斜刺0.3-0.5寸;可灸。
  印堂穴
  〖标准定位〗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取法〗仰靠或仰卧位取穴。
  〖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降眉间肌。皮肤由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分布。肌肉由面神经的颞支支配,血液供应来自滑车上动脉和眶上动脉的分支及伴行同名静脉。
  〖功用〗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主治疾病〗1、
头痛,头晕  2、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向下平刺0.3-0.5寸,或三棱针放血,可灸。


但是強烈建議過敏的問題一定要找個可靠且診次夠多的醫生做家庭醫生,
我現在中醫一個西醫一個
可靠是因為你需要跟他長期並肩作戰,診次夠多是因為你可能常常需要他@@,
這樣他才容易知道如果壓制過敏,像小點點就是容易鼻竇炎,小獅子是容易咳,他用藥的方式就會不一樣

七、保健食品要不要吃,
很多人推薦益生菌、西洋參、燕窩等等基本上我覺得吃不壞的我會讓孩子試,
但是蔘類我比較保留因為這個人蔘會影響內分泌弄不好會影響成長,
益生菌是這幾年才紅的東西,基本上我很保留的是因為我覺得臨床的東西不夠多,
我發現有的醫生很推(馬偕長庚好像都超級推薦)有的醫生卻說不需要,
加上他真的是高價產品,所以我相信也有多是因為暴利所趨。
我覺得我不想讓孩子去做實驗,所以我不會讓孩子去吃,
總結就是凡是精煉萃取的東西我都很保留,因為我不知道這麼高的量對小的負擔會不會很大,
我相信天然的食物最好,所以枸杞我會放在湯裡、紅棗桂圓會放到白飯裡一起煮飯,優酪乳可以喝,
只要是膠囊或是據說可以改善過敏的我都保留...
我就是膽小,萬一吃壞了有人賠我的孩子健康嗎?
再來這幾年有人吃,誰知道過幾年會不會有很多案例開始出現不好的後遺症,
所以...總結我就是膽小...蔘類除非是中醫師開的藥,我生活中是不會加的

八、欣流要不要吃...
這個可能是長期對抗過敏之後醫生有時會跟你建議的藥物,家長喜歡它是因為不含類固醇,
我詢問過周醫師很多次,他都不建議,他告知我,第一這個在國外是二線藥物,第二國內健保查很嚴,除非病例上明確寫氣喘才會給付,而且對鼻過敏臨床上效果有限
(奇怪的是我週遭很多朋友的孩子都是因為鼻過敏吃欣流@@且是醫生開立的)
提供你有一天醫生建議你用藥時你可以參考一下,
醫生說現在類固醇的教科書建議用法都是能用噴的就不要吃,因為噴的直接作用在需要的部份,透過身體代謝的量少,
吃的藥要使氣管或是鼻子有反應一定是需要很高的劑量。
簡單說胖胖魚用一個月差不多你吃一到兩顆類固醇吧(我個人的用量一天是12-15顆,我五十多公斤,只有氣喘發作才吃,一次不吃超過三天)
基本上現在的西醫說吸入性類固醇效果好且直接作用在氣管,透過身體代謝的很少,但是也不建議長期使用,通常端午到中秋是過敏的不好發期,在醫師指示下這段期間通常可以停用吸入性藥物

九、拍痰....這麼重要的是我居然忘記寫...小孩不會吐痰,要幫忙他拍痰,
利用震動的物理原理讓痰鬆動,身體比較容易吸收也比較容易咳出來,
拍痰的方法可以到網路搜尋一下,
第一手勢要對,一定不是平平的整掌呼下去,像彈琴一樣手掌好像握著東西,
第二拍的位置,後背兩邊肩膀,不要直接拍脊椎,
第三小孩可以接受的話,拿個枕頭放大人腿上,讓他趴著頭比較低的拍聽說效果最好,一次五分鐘到十分鐘,
小點點我讓他趴在枕頭上拍,小獅子小都是抱著趴在肩頭上,邊哄就邊拍了,不限時間不限次數,想到就拍 


如果你很認真看到這裡...我必須要給你拍拍手...我自己都覺得又臭又長
再來就是我相信你大概也是為人父母或是自己本身就過敏

這是我先前給我死黨的個人心得,因為涉及我的一些想法又擔心一些資訊不夠正確所以一直沒有公開分享

想了很久...覺得還是分享出來...只要對一個人有用,我想就...夠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8417 的頭像
    v8417

    1923683117

    v84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